根据TrendForce的报告,美国商务部于2022年10月7日针对中国18nm及以下半导体进口实施限制措施,对此受影响的SK海力士无锡厂在获得一年生产许可后,由于地缘政治风险和需求疲软,其每月投片量减少约30%。
无锡厂主要采用1Ynm制程,原计划将产能持续转向1Znm,但受美国禁令限制,SK海力士决定提高21nm产线比重,主要生产DDR3、DDR4 4Gb产品。长期而言,SK海力士将扩产重心转回韩国,无锡厂主要用于供应中国内需和较旧制程的Consumer DRAM市场。
尽管DDR3、DDR4 4Gb仅占SK海力士Consumer DRAM出货不到三成,但小容量Consumer DRAM供应量将逐渐增加。此外,台湾厂商南亚科、华邦和力积电等也为DDR3 4Gb、DDR4 4Gb提供供应。从制程节点角度来看,三星在DDR4 4Gb方面制程结构最领先;美光则无相关容量颗粒供应;SK海力士与南亚科约为20nm。总体而言,其他台湾厂商主要产品为DDR3,制程仍在25nm节点,尽管华邦、力积电正在开发20nm,但在量产前制程仍落后。
今年第一季度,由于电视库存去化较早,SoC近期订单略有增加,需求相对好转;车用需求虽有一定支撑,但市场规模仍小;网通需求能见度低,购买方普遍保守。TrendForce预测,尽管原厂陆续减产Consumer DRAM,但供应仍超过需求,第二季度均价预计下跌10%至15%。值得关注的是,Consumer DRAM仅占整体DRAM市场消耗量约8.5%,长期来看,SK无锡厂产能逐渐开出后将给其他原厂带来供货压力,价格反弹愈发困难。
TrendForce将于5月25日在台大医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高速运算晶片助攻,AI新兴解决方案应运而生”研讨会,邀请分析师喬安以及日月光、IBM、Supermicro、爱普科技、耐能智慧、ARM等产业代表共同探讨AI衍生的相关技术发展。这将有助于了解半导体行业在美国限制措施下的发展动态以及未来的技术趋势。
总结来说,美国商务部针对半导体的禁令使得SK海力士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导致其转向提高21nm产线比重,同时将扩产重心转回韩国。而台湾厂商则迎来了新的市场机会,如南亚科、华邦等厂商在DDR3 4Gb、DDR4 4Gb方面具有竞争优势。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半导体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创新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