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上调是否令台湾晶片成本更具优势? - 闲芯交易网
美国关税上调是否令台湾晶片成本更具优势?

在近期的贸易政策调整中,美国希望通过提高关税来吸引更多的晶片制造商回流。然而,这一做法可能并不像预期的那样有效。根据晶片咨询机构Semianalysis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即便不考虑建厂等其他成本,单单是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采购成本就会因为关税政策而增加15%。这无疑将推高运营成本,因为许多关键的材料仅在海外生产。若将这些增加的成本全部转嫁给最终客户,那么美国制造的晶片产品相较于台湾同类产品的价格将会更为昂贵,甚至远超过美国准备对台湾晶片征收的32%的对等关税。

有些观点认为,美国对台湾晶片征收的关税并不足够高。这种看法可能忽略了提高关税本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会降低美国企业回流兴建AI数据中心的意愿,进而减少美国获取先进半导体的机会。

在美国设厂的企业可能从这种政策中获益,特别是英特尔旗下的晶圓代工业务Intel Foundry,其高级制程相比台积电在面对美国本土客户时具有更明显的成本竞争优势,尽管Intel Foundry的生产成本也会增加15%。但总体而言,客户更倾向于尽量避免进口美国产晶片,以规避成本上升的影响。

对于全球半导体产业来说,保持产业链的灵活性和成本效益是至关重要的,而过度依赖贸易关税作为促进产业回流的手段似乎并不是一个长期可行的解决方案。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构建一个多元化且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对于维持和增强国家的产业竞争力来说更为关键。

以下是几个知名的芯片品牌和型号以及它们的适用领域,为读者提供一个行业的概览:

- 英特尔 Core i9,适用于高端个人计算和游戏
- AMD Ryzen 9,适用于个人计算和高性能游戏
- NVIDIA RTX 3090,适用于图形处理和游戏
- Apple M1,适用于轻薄型笔记本和桌面计算
- Qualcomm Snapdragon 888,适用于高端智能手机
- Samsung Exynos 2100,适用于移动设备和智能产品
热门标签
热门文章